选择时需根据具体需求决定。
探测低阻和高阻电缆接地故障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,具体步骤如下:
一、低阻接地故障探测(通常电阻小于100Ω)
1. 电桥法(如Murray环线测试)
原理:利用惠斯通电桥平衡原理,比较故障相与完好相的电阻。
步骤:
1. 在电缆远端将故障相与完好相短接。
2. 在近端接入电桥,调节平衡后计算故障点距离。
适用场景:低阻故障(<1kΩ),需已知电缆全长和电阻率。
2. 低压脉冲反射法(TDR)
原理:向电缆发送低压脉冲,通过反射波形判断故障点。
步骤:
1. 发射脉冲并记录反射波形。
2. 分析波形突变点的时间差,计算故障距离。
优点:快速直观,适用于开路、低阻故障。
3. 脉冲电流法(冲闪法)
原理:对故障电缆施加高压脉冲,故障点击穿放电,记录电流行波定位。
步骤:
1. 通过高压发生器使故障点击穿。
2. 用传感器捕捉行波信号,计算时间差确定距离。
适用场景:低阻或闪络性故障。
二、高阻接地故障探测(通常电阻 >1kΩ
1. 高压闪络法(直闪法/冲闪法)
原理:施加高压使高阻故障点击穿,形成瞬间短路,通过行波定位。
步骤:
1. 使用直流高压源或冲击电压发生器。
2. 通过耦合器捕捉放电脉冲,用TDR或声磁同步法定位。
关键设备:高压发生器、行波测距仪。
2. 二次脉冲法(ARM)
原理:结合高压击穿和低压脉冲,对比击穿前后波形差异定位。
步骤:
1. 先发射低压脉冲记录开路波形。
2. 高压击穿故障点后,再发射低压脉冲,对比波形突变点。
优点:精度高,适用于复杂高阻故障。
3. 声磁同步法
原理:故障点放电时产生声音和电磁信号,通过传感器同步检测。
步骤:
1. 施加高压使故障点击穿。
2. 用麦克风(声波)和线圈(电磁波)接收信号,通过时间差定位。
适用场景:现场噪声干扰较小的环境。
三、通用辅助方法
1. 绝缘电阻测试(兆欧表)
初步判断故障相和阻值范围(低阻/高阻)。
2. 跨步电压法(针对直埋电缆)
检测地表电位梯度,适用于金属护层或铠装电缆的外皮故障。
3. 红外热成像
检测电缆局部发热点(可能为高阻故障点)。
四、注意事项
安全第一:高压测试时确保人员绝缘,电缆两端隔离。
分段测试:长电缆可分段缩小故障范围。
历史数据:参考电缆长度、敷设方式等资料提高效率。
五、流程总结
1. 初步诊断:用兆欧表确定故障相和阻值。
2. 选择方法:
- 低阻 → 电桥法/TDR。
- 高阻 → 二次脉冲/声磁同步。
3. 精确定位:结合声磁法或跨步电压法现场确认。
通过组合上述方法,可高效定位各类接地故障。
Copyright © 西安光大百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9014074号-1
全国服务电话:13991193588 传真:029-89288537
公司地址:西安市科技路8号凯丽大厦